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阳泉市平定县平赵线 平定县:春到赵家庄 阳泉市平定县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

阳泉市平定县平赵线 平定县:春到赵家庄 阳泉市平定县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郭卫卫 通讯员苏玲玲)近日,沿着平坦的“四好”公路,记者走进平定县冶西镇赵家庄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秀丽画卷徐徐展开。小广场干净整洁,人行道宽阔平整,大街小巷角角落落都有条不紊,民居鳞次栉比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仿佛一幅山水画中的点缀。

58岁的村民岳海维刚刚将自家小院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正在新改建的卫生间里洗手。洗手间宽敞明亮,白色瓷砖贴面,水冲马桶、淋浴设备、洗衣设备一应俱全。洗完手,他走进厨房,拧开擦得铮亮的天然气灶,烧上一壶水,转身走进屋去。屋里暖气充足,窗台边黄色迎春花和红色长寿花恣意绽放,争奇斗艳。

“俺就愿意住在村里,不想进城去。你看,住的房子,冬暖夏凉,宽敞又透气,还不用交物业费。吃住行都方便,自来水只要不浪费就不掏钱,更别说俺们在村还能吃上自己种的无公害的蔬菜和粮食,呼吸新鲜的空气……”岳海维乐呵呵地扳着手指,向记者一一念叨乡村生活的好处。

正聊着,院门外传来一阵激越的鼓声。记者随岳海维走出院门,只见不远处的小广场上,十多少身着碎花棉袄的“村花”正在练习敲鼓。她们连敲带扭,灵魂抖擞。鼓槌上系着的黄色、绿色的绸带随着节奏欢快地飞舞。

“辛苦了啊,还练了?”开车刚从县里办事回村的平定县冶西镇赵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潘军红恰好路过,看到眼前这一幕,特意停下车,走过来笑盈盈地和她们打招呼。

“可不是吗?自打村里专门为俺们购置服装,鼓励俺们正月参加镇里文艺汇演后,姐妹们进修的劲头更大了。”锣鼓队队长王素珍擦一把额头的汗,爽声回答。

“那就好好练啊,练好了村委会继续支持,明年正月继续演出,争取演出咱赵家庄人的精气神!”潘军红笑着说完,又急匆匆驱车朝村头的恬甜水业有限公司开去。

路上,他边开车边向记者介绍。原来, 赵家庄村此前有两眼大口井,拥有取水许可证,通过向周边企业销售工业用水获得经济收益。然而,去年因政策缘故,该供水项目被迫停止。为盘活资源,持续增加集体收入,赵家庄村积极招商引资,建立恬甜水业有限公司。公司兴建了净水车间,引进了先进的净水设备,目前正在试生产桶装水,并规划今年筹备一套小瓶水设备,现在正在办理各种手续。

说话间,恬甜水业有限公司便到了。车间干净明亮,设备铮亮如新。随着机器启动,清冽甘甜的深井水被提升上来,灌装到已消毒杀菌的蓝色桶中。水桶通过传送带被运送到两名身着白色职业服的女工面前。她们手脚麻利地封口、贴标,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在这里干活也不累,现在是试生产阶段,俺一个月能挣1500元。据说等正式投产了,随着公司经济效益提升,工资还会涨呢。”56岁的女工陶巧祥边封口,边笑着说,“像俺这岁数的人,外出打工谁要哩?现在家门口建起这公司,俺们足不出村就能既赚钱又照顾家,真好哩。”

“那就好。乡村要振兴,不大力进步产业,不大力增加集体收入,不行啊。”潘军红说着,在公司里里外外转了个遍,询问试生产情况,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得知公司桶装水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可日产1600多桶,他连连称好,叮嘱公司负责人一定要做好检验,抓好安全,并介绍了最近几天他在外帮忙办理相关证照的情况。

“从年前马不停蹄跑到现在了。公司在咱村落户,咱必须全力支持,使项目尽快落地,早日投产,造福于民。”潘军红说完,揉了揉眼睛。这时,记者才发现,刚刚50岁的他双眼布满血丝,两鬓已有不少白发。

“要建设好乡村,管理好乡村,进步好乡村,让乡村全面振兴,让村民都安居乐业,不容易啊。”潘军红深有感触地说道。

赵家庄村原本藏在平定县冶西镇的山沟里,环境有待提升。潘军红带领新一届支村两委披荆斩棘,埋头苦干,拆违建、改旱厕、清河道、治污水、建广场、栽绿植,实现雨污分离、天然气入户、公交车站进村,美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村民生活。

在使村庄秀丽起来,村民宜居起来的同时,平定县冶西镇赵家庄村支村两委还积极在使村集体富起来上想办法、做文章。他们一方面利用周边企业多、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盘活闲置土地,或将边角地块租赁出去增加收入,或拟搭建光伏板用阳光赚钱。另一方面他们主动出击,想方设法招商引资,努力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村头还有一块地,位置绝佳,我们现在正多方考察,琢磨引进合适企业。届时,我们村必将迎来又一个大进步。”潘军红说完,便匆匆告别,又驱车跑项目去了。

在他身后,农田开阔,远山逶迤。一群小鸟叽叽喳喳鸣叫着,从树稍里钻出来,振翅冲向蓝天。